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晏煜的体贴(1/5)
“你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某位刚从边关回来任职的武官愤愤不平的吵嚷:“老百姓每天在家享清福,
将士们每天风吹日晒,随时都可能战死沙场,
怎么就不能多享些待遇?”
一文臣冷眼扫过去:“合着付将军曾经带过的那些兵全是冲着银子去的?
若没银子,国家兴亡也不管不顾了?”
“你个老匹夫嘴巴放干净点,看见老子这道疤没?
就是剿匪时落下的,你有上过战场吗?知道多凶险吗?”
“年十数两也非白拿,哼!”老者懒得跟一个野蛮人打嘴仗,转回头不予再看。
另一个文臣也开始帮腔:“正因为这些年朝廷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军事上,
天下百姓才这般穷苦,若哪日百姓都不劳作了,你们分文都得不到!”
“没错,不劳作还是轻的,如果引发民变,你担待得起吗?”
“国家富强不是光靠你们这些当兵的就行的……”
娄千乙掏掏耳朵,好端端怎么就吵起来了?
难得想正儿八经坚持到底的,又不知如何阻止。
因为军饷问题究竟要如何安排她是真不懂,毕竟一下子减去那么多,谁会高兴?
“都给哀家安静下来,既然商议不下,
此事便暂且搁下,哀家这人说话比较直,又颇为小家子气,
个人认为治国就跟治家一个道理,丈夫在外奔波忙碌,
妻子在家就该用心操持家务,以便丈夫无后顾之忧,
可也要丈夫时常贴补家用,否则妻子拿什么置办柴米油盐?
国家也是这个道理,应当相互帮衬,相互理解。”
柏司衍忽然后悔为什么前面都没来早朝了,真有意思!
第一次见到这种朝堂,跟菜市似地。
娄千乙继续说:“将士们也该体谅百姓之不易,
若真心想兴盛吾国,目前最首要的便是改善百姓生计问题,
除却大梁城,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家中房屋都几年不曾翻修了,
长此下去,谈何兴盛?总是以第一大国自称,而其他国家使节过来一看,
哟,瞧这所谓的第一大国,好些主城还没咱一个镇子来得富饶呢,
呵呵,各位是否还觉得有光?”
“所以太后是想削减军饷,用这银子帮百姓翻修房屋?
亦或改善市容?”柏司衍用扇子拍打着手心,好笑地问。
“将士不也出自百姓家吗?此事哀家拿不定主意,
便希望四方元帅来为哀家拿,哀家会给他们发文书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