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四章 批阅奏疏(求收藏)(1/5)

目录

明朝没有折子,奏折开始于清朝顺治年间。

明朝官员上奏的文书称为奏疏和条陈,是用蜀锦或者杭缎等丝绢做底,然后把自己写的文书裱在上面,类似电视剧里的圣旨一样,看起来非常的高档。

只不过圣旨是明黄,而奏疏是青色,红色,绿色等其他颜色,根据官员的品阶来决定疏本的底色。

说是批阅奏疏,其实也就过个目而已,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说一个奏本里说五台山的主持圆寂了,还有个官员上奏南京有位一个妇人拾金不昧

“这都什么事啊”朱慈烺有些无语,合着当官的天天都上奏这些破事?和想象中的完不同啊!

难怪明朝实行票拟制度,让内阁去处理,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大学士“用小票墨书”,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以供皇帝参考。

即便这样,皇帝也懒得研究,除了亲自操笔批红几个军国大事的奏疏,剩下的都让司礼监掌印、秉票拟的建议用御用朱笔照抄一边。

这样也导致了明朝刘瑾、魏忠贤等太监专权的事情发生,皇帝要是懒,什么都不看,事情自然就交给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去做,朱笔、玉玺在手,也算无限接近皇权了。

朱慈烺在崇祯皇帝身边翻看着这些奏疏,忽然听到崇祯有意无意的问道“朕听说你组建了五百人的东宫卫队,是怎么回事?”

朱慈烺一听,倒也光棍,看着自己的皇帝老子,认真道“父皇陛下,如今大明北有建奴肆虐,南有流寇作乱,皇儿想替父皇陛下分忧,有朝一日上阵杀敌,荡平天宇。”

崇祯对朱慈烺的回答很意外,心道,朕这个太子还真是个七窍玲珑心,这么小就懂得有孝心。

崇祯并没有多想,叹了口气,道“你才几岁,还是个孩子,等你长大后再替父皇分忧,现在的大明,父皇会尽力替你扫平,让你以后登基能做个太平之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五玄录 抗战之狙神系统 武道从练刀开始 超强战斗法师 异世之天下无争 神医倾城,帝尊爆宠小毒妃 北宋财神宋江 重生之逆天盗圣 花轿梨花殇 恋上我的冰山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