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济南之屠(3/5)
“东虏兵锋甚强劲,其人如虎、其马如龙、其军如泰山。崇祯十一年时,明军之中尚有卢象升等忠于职守的大臣名帅死战,可也无法阻挡清军的兵锋,一路溃败……清军当年就一口气打到了济南城,用大炮轰开了山东省垣的城门,把熙攘繁华的济南杀成了飞鸟都不愿驻足的一片白地!”
崇祯十一年清军屠济南城时,方以仁就正因游学而在济南。他亲身经历了那次惨烈的大屠杀,目睹了清军超乎了逻辑和常理的野蛮行径,躲在死人的尸体下面装死,才逃过一劫。
所以方以仁提起这段往事,情绪不免激动了起来。他想到了许多可怖的场景,济南城中被清军贯在长矛之上的幼童,还有被清军用好几匹战马扯裂身体的俘虏,鲜血流满通衢和街巷。
方以仁只是稍稍做了一下回忆,额头上就不禁留下许多冷汗。当年他从济南死里逃生以后,到处逃亡,沿途上路经过的地方都受到清军的摧残,房屋荡毁,人口星散。
有些村庄里,房屋只剩得一个百孔千疮的外壳,里面既没有居民,也没有生活用具,一切可以破坏的都被破坏了,剩下狐兔横行,杂草蔓生,有时还触目惊心地看到一堆堆的白骨弃置在室内、路边。有的村庄的场上堆着十多具、或多至数十具的白骨,显然是受到集体屠杀的村民们的遗骨。
破坏得较轻的地段,也要经过好几十里路,经过好几个破残的村落后,才偶而看见天空中飘起一缕、两缕炊烟。为了躲避清军的屠掠,这几缕藏在深山野谷里的炊烟,飘飘忽忽、躲躲闪闪,升在天空中也显得有气没力,挺不起腰干,而且往往根本躲藏不了多久,最后还是会被清军发现、杀光、掠夺光。
“不要争论了。”李来亨制止了方以仁和顾君恩两人的争论,他在意的是明军获得消息,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你继续说,陈德告诉了你们什么,清军到山东哪里了,什么时候到了哪里?具体的时间和位置究竟如何?”
可是袁大奎并不能回答李来亨这一连串的问题,他只是一个低级将士,最多只知道清军是在月攻破的蓟州城,再具体的内容,陈德也不可能把真正的军事机密讲给他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