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杨嗣昌的终局(七)(4/5)
傅宗龙叩头说“微臣在狱中时也常常为国家深忧。虽然也有一得愚见,但不敢说出。”
崇祯的眼珠转动一下,说“苟利国家,不妨对朕直说。”
傅宗龙说“目前内剿流贼,外御强虏,两面用兵,实非国家之福。朝中文臣多逞空言高论,不务实效,致有今日内外交困局面。如此下去,再过数年,国家局势将不堪设想。今日不是无策,惟无人敢对陛下言之耳。”
崇祯心动,已经猜中,赶快说“卿只管说出,勿庸避讳。”
“陛下为千古英主,请鉴臣一腔愚忠,臣方敢说出来救国愚见。”
“卿今日已出狱任事,便是朕股肱大臣。倘有善策,朕当虚怀以听。倘若说错,朕亦决不罪汝。”
傅宗龙又叩了头,低声说“以臣愚见,对东虏倘能暂时议抚,抚为上策。只有东事稍缓,方可集国家之兵力财力痛剿流贼。”
崇祯轻轻地啊了一声,仿佛这意见并不投合他的心意。他疑惑是陈新甲向傅宗龙泄露了消息或暗嘱他作此建议,不由得向站在旁边的陈新甲望了一眼。沉默片刻,崇祯问道“你怎么说对东虏抚为上策?不妨详陈所见,由朕斟酌。”
傅宗龙说“十余年来,内外用兵,国家精疲力竭,苦于支撑,几乎成为不治之症。目今欲同时安内攘外,纵然有诸葛孔明之智,怕也无从措手。故以微臣愚昧之见,不如赶快从关外抽出手来,全力剿贼。俟中原大局戡定,再向东虏大张挞伐不迟。”
“朕已命洪承畴率大军出关,驰援锦州。目前对东虏行款,示弱于敌,殊非朕衷。你出去后,这‘议抚’二字休对人提起。下去吧!”
等傅宗龙叩头退出以后,崇祯向陈新甲问道“傅宗龙也建议对东虏以暂抚为上策,他事前同卿商量过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