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得见君子(2/5)
但蒋越的态度却很平常。只向他们讲述了常千佛当时的手法,并无半句赞誉之辞,仿佛这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
而当傅修在十六岁那年,终于也能独力担纲完成这项手术时。蒋越所表现出来的兴奋让傅修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开天辟地以来最伟大的事。
这就是差别。
至此傅修便明白,常千佛同他们是不一样的。
他就像那一轮高高在上的太阳,理应发光发热,理应盖过一切萤烛之光。
他们这些所谓资质超群者,可以在普通人当中闪闪发亮。可以奋力燃烧追逐,让自己的光彩迸发的更灿烂一,但却永远盖不过太阳的光辉。
学堂弟子之间会常有攀比较劲,但没有一个人去和常千佛比。
有一种人,生来就是一颗大的树种子,落在沃土里生根发芽,接受阳光雨露,直至枝繁叶茂,大树参天。
常千佛就是这样的人。
是傅修高山仰止的向往。是一直渴望见上一面而未能如愿的人。
远远地听得有人声。
傅修加快步伐,穿过林荫道,绕过假山,转过花木浓荫。
随后便见蒋越和怀仁堂的三位副当家王连臣,李近山,杨平,还有各房各苑目前在滁州的十多名管事,一齐簇拥着一个身着银色锦袍的年轻男子迎面走来。
那男子年纪约摸二十左右,身姿高大挺拔,面容俊朗,气度雍容,行走在一群因长年领事掌舵而沉淀得或威严或厚实的当家与管事之间,气场上竟半分没被压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