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小小地坑皇太极(4/5)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的军事情报收集机构,先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为“亲军都尉府”,负责保护皇上的一个特务机构。
由于其特殊性,到了明中后期,锦衣卫开始实行世袭制。
每一代锦衣卫卸任后,则由他的儿子继承接替,如果儿子年龄太小的话,可等到成年后再上任,也可以让年龄够的兄弟接任。
要是实在没有人选,就从民间招募选拔。当然,筛选和考核是相当复杂严格,才能当上锦衣卫。
朱由校对厂卫是信任的,对于锦衣卫世袭也不打算做根本性的改变。对于不想继承接替的,他也指示镇抚司放松了管制。
也正因为锦衣卫可以世袭,骆思恭才有心栽培儿子,希望他能接任指挥使之职。就算不是指挥使,指挥同知也是可以满意的。
朱由校知道骆思恭年岁已大,干不了几年,也一直在观察谁能接替这个重要的职位。
按照资历,指挥同知刘侨排在第一,但他对于阴谋诡计不擅长。因为持身甚正的关系,朱由校把他定在镇抚司的内部纪律管理的岗位上。
其他的人呢,杨杰不错,骆养性也挺卖力,还有负责打探蒙古诸部情报的杜怀敏,干得也有些成绩。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新一任的指挥使将在这三人当中产生。
朱由校未作决定之前,还想再考察一下。召骆养性回京差遣,也是告诉骆思恭,小骆是他心目中的人选。要是干得好,抬举小骆也是大有希望。
骆思恭心中暗喜,脸上却不敢表露,又听皇帝吩咐了些事情,才躬身告退。
锦衣卫主外,东厂主内,这是大的原则。有时候也有交叉,也属正常。
好在骆思恭的年纪大、资格老,朱由校又特意表示过恩宠,魏大爷才没敢去欺负镇抚司。
可要换成小骆的话,魏大爷能和气地跟他商议,能甘心跟小骆平起平坐?
朱由校有些顾虑,但现在还不是要紧,他拿过魏大爷的密奏开始阅看。
朝鲜所派的韩平君李庆全、同知中枢府事尹暄、书状官李民宬等奏请使,已经来到京师,正在大肆活动。
当时,按照明朝的礼仪规定和办事程序,藩属国使臣到达京师后,第二天可前往礼部主客清吏司呈送所进文书奏文或咨文。
文书需经礼部议覆后,转送内阁票拟,再呈送皇帝御览,经皇帝朱批,发送到相关部门处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