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历史没有重演(2/5)
明军正在收紧绞索,从辽西、辽南、东江,甚至于朝鲜和蒙古诸部也会窥机而动。不打一场胜仗,外部环境将更加恶劣。
人马的损失固然令人心痛,但这么示弱龟缩,恐怕只能令骑墙的势力更加藐视后金,更想投靠大明。
范文程走了过来,脚步放得很轻,好象怕打扰了贝勒爷的思考。
皇太极抬起头,望着范文程,苦笑了一下,开口问道“范先生研究震天雷,可有收获?”
范文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卑职愚钝,虽造出了震天雷,但威力差强人意,比明军的差了很多。”
停顿了一下,范文程也苦笑起来,继续说道“且火药若是长途运输,还有问题,不知是何故?”
火药如果是粉末状的话,不仅威力不如颗粒,还因为各成分比重不一,在颠簸运输中会产生分层现象。轻则威力大降,重则会完全失效。
而且,火药配方要在百年后,随着化学方程式的出现,才得到了最精确的配比。
目前,西方的火药配比已经非常接近最精确的比例,明朝则是在学习如何制造鸟铳的时候,对葡萄牙人的火药也进行了仿制,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到了朱由校的改进之后,现在明军的火药配方已是最为科学、精确,并已超过了西方。
范文程所依照的古书,乃是《武经总要》中所记录的三个火药配方。其中宋代的硫、硝比例为1比2,甚至接近1比3,已与硝占四分之三的配方相近。
但也只是相近而已,既没有颗粒化,更没有进行原料提纯,与明军的火药比,威力自然相差不小。
要知道明朝对火药的配方是相当保密的,朝鲜军队装备的鸟铳不少,还有部分从倭国购置的火铳,但在火药上却一直依赖明朝。
而同样叫火药,根据配方不同,还有火枪的发射药,轰天雷的爆炸药,以及喷射、燃烧火药等等。
就凭范文程,连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都不懂,只根据几本古书的描述来找出最佳配比,甚至要超过明军,真是自不量力。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范文程算是个人才,也读了不少书。但也只是沿袭封建社会的思想,更谈不上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想从书中找到答案,想得未免太简单了。
皇太极倒没责怪,沉吟了一下,说道“范先生也不必着急,书中记载未必全对,多找些匠人询问,或许会有收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