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发明家(1/1)
“同理,换成天下大势,大局也是如此!”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说罢,诸葛亮手摇着羽扇,气闲若定,面上不起一丝波澜,平静道“曾经我之所以向主公进献隆中对的规划,那是因为当时时局于我军不利。” “刘表暗弱,对内二子相争、对外权臣当道,蔡蒯两家明争暗斗,并且大肆打压荆襄各中小士族,将荆州都暗自操控。” “刘景升过度依靠士族,才导致后期权臣当道,辛辛苦苦所经营的偌大家业而轻松败给曹贼。” “我当时也正是看破了这一点,心知以荆襄之地的乱象,必定难以抵御曹贼的大举南征才会于隆中对中提出东和孙权。” 话落,诸葛亮停顿片刻,眼神微动,轻轻道“那时节,如若我军不东和孙权,又岂能独自抗衡曹贼的大举征讨?” “可现在局势却完全不一样了。” “我军汉中、襄樊皆大破曹贼精锐,东面、南面亦是压制东吴,如今我军已经有了东御江东的实力,就算独斗曹吴双方,虽敌众我寡,可同样也有一战之力!” “平儿,我这样说可曾明白否?” 一席话落。 关平缓缓听罢,稍微沉吟半响,不由由衷的点点头赞佩着。 诸葛亮的确是天纵奇人! 思维的确比他灵活,并且想得更深远。 他虽然也琢磨出了东御江东的方案,可却没有这么多的想法,只是单纯的觉得,吴军不可信! 而且,这还是利用先知先觉所做出的决议。 这席话题落定。 诸葛亮挥挥羽扇,眼神望了望他,笑道“平儿可还有其他要事?” 闻言,关平笑了笑,神色不变,好似早有准备,缓缓说着“叔父,平的确还有其余要事与你商讨。” “何事?” 听罢,诸葛亮面容松动,徐徐相问着。 “关乎我军升级武器装备一事。” “小侄听闻叔父还身处隆中躬耕时,便时常发明、改良新式农具,想必叔父肯定手巧天工,平特意是为此事前来。” “不知叔父可否有这方面的见解?” 话音落定。 诸葛亮托腮沉思半响,轻声道“改良武器装备?” “此事恐怕不容易!” “我虽说是改善了些许农具,那是建立在躬耕十余载,对农具特别熟悉的缘故。” “可……武器装备……” 话落,这一刻智谋超群的他也不由犯了难,脸色也不自觉的露出了丝丝难色。 “夫君,平儿所说此事不难也!” 忽然就在此时,原本前去沏茶的黄月英此刻也不由端着茶盘缓缓迈步走近放下,然后轻轻合身笑着道。 “嗯?” “夫人,你是说元戎连弩?” 说罢,经过黄月英提醒,诸葛亮好似才想起来了什么,瞳孔陡然微缩,面色变幻了一阵,遂缓缓道。 这一席话语映在关平脑海里,他内心顿时便兴奋了起来! 元戎连弩啊。 这可是神器矣! 这一次,关平拜访诸葛亮,除了征求目前为止荆襄下一步的战略计划以外,最关键的便是提升己方武器装备的问题了。 而升级武器装备,他最初的想法便将重心放在了元戎连弩上面。 元戎连弩可能大多数人不熟悉,可换个名字便耳熟能详了。 诸葛连弩。 这是一架能够材质轻巧,单人便可操控的连弩,一次性能平射十箭,威力十足,五十于步之内,洞穿敌军甲胄防御丝毫不是问题。 百步之内,重伤敌军也不难。 这柄连弩,在原史上也为蜀汉北伐而发挥出极其卓绝的贡献。 众所周知,自从蜀汉襄樊、夷陵双双大败以后,领地、人口便顿时间跌落谷底,一跃从天下最强划落到最弱。 可为何诸葛丞相六出祁山,却依旧能屡屡取胜,压制强盛的曹魏? 这其中除了丞相用兵如神以外,恐怕武器装备所占据的比重才是最不可忽视的! 用于前线作战的诸葛连弩,后勤运粮的木牛流马等等。 这一系列丞相所研发而出的科技,无不是碾压着曹魏。 不仅如此。 这些黑科技在丞相逝世以后,也成为了姜维九伐中原的坚锐利器。 这也是关平此次前来求见诸葛亮的所在。 他就是想通过自身的描述,想提前让诸葛亮能够获得奇思妙想的灵感,从而尽早的研发出这些黑科技。 毕竟,如今随着他的出现,历史已经是被改的面目全非。 蜀汉本该失守的荆襄现在还安然无恙的屹立不倒! 不仅如此,关平还夺回了荆州全境。 可以说,如今蜀汉的实力相比原史上经历数次大败而满目疮痍的大汉强了不止数倍。 这还不是关键! 目前,关羽还活着,刘备张飞依旧“活蹦乱跳”。 法正也被成功续命! 至于即将因年迈而逝世的黄忠,关平坚信,有了吴普的存在,凭借高超的医术为其在延续几年性命,应该并不是什么难事。 关平此时单单是想想便激动无比! 雄主刘备尚在,谋主法正健在。 五虎上将无一例外作为爪牙。 现如今,蜀汉只需在休养生息等到秋收兵精粮足后,便能再次调集大军北伐中原,克复关中,还于旧都。 这对于如今他们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难事。 当然,如若能尽快将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黑科技研发而出,那对于北伐一事便可谓是真的准备相当充分了。 可关平此时听闻这席话后,却不由略微有些吃惊! 诸葛亮这时候就已经有了研发元戎连弩的思路,而且已经付诸行动? “看语气,恐怕研发连弩还有婶婶的相助吧。” 眼神微动,向前凝视半响,他暗暗凝眉想着。 “这……” 见状,关平片刻后便恢复了从容之色,遂挥手假装不解的相问着。 话音落定。 诸葛亮、黄月英二人对视一眼,遂相视而笑,随后诸葛亮徐徐解释着“平儿,这道元戎连弩其实并不是我的创意。” “准确的说,应该是你婶婶研发的。” “要不是有你婶婶的意见,我也想不到这道连弩设计,而且在后续的研发当中,她也提出了诸多的宝贵意见。” 说到这,他也不由面露笑意,笑着道“可以说,要不是有月英的相助,这款连弩单凭叔父是决计发明不出来的。” “要论能工巧匠,唯有你婶婶才担得上。” “就算是曾经在隆中躬耕时,我所发明、改良的农具,月英也提出了意见以及亲自动手实操检验。” “这才有了现在的成果。” 一席话语缓缓落下。 诸葛亮此时也是面露着丝丝笑意,可劲的望着一旁的妻子,随后欣慰的夸赞着。 他也并未将妻子之功归功于自身之上! 而是直言了当的承认了。 听罢,一旁的黄月英才缓缓合身说着“夫君过誉了,妾身哪有你所说这么完美?” “这一切还是夫君功劳才是。” “妾身不过是提了一些建议罢了,具体的操作流程也是夫君所亲自做实验锻造的。” 眼见着二人相互爱慕,吹捧,关平也不由喜笑连连,半响未言! 沉思了片刻,他才忽然拱手请求着“叔父,婶婶,你们所研发的连弩怎么样了?” “可否让平一观?” 关平缓缓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