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宰相人选(2/5)
这一年应制举的有千余人,大多为青年学子,而超过五十岁的只有张柬之一人,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五了。
考试结束,张柬之却听说自己竟落入下第,心灰意冷,便收拾行囊,准备回襄阳。
这时又传出消息,说武则天看到中第人数很少,认为其中必有遗漏便下旨重新试策。
张柬之竟借此东风,自下第被判人甲第,天下第一,武则天遂授监察御史。
载初元年九月九日,武则天正式下制改国号为周,以载初元年为天授元年。这一年,张柬之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后来,张柬之入朝被授司刑少卿,目前居秋官侍郎之位。
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张柬之做宰相都绰绰有余。不地,太平公主说的没错,张柬之年龄的确有些大,今年已经七十八了。
“只要他能把事情办成,殿下会在乎他的年龄大小吗?”谢云轩反问道。
谢云轩说的没错,只要能办成事,太平公主才不会在乎张柬之是七十岁还是一百岁呢?
“你为什么会推荐他呢?”太平公主奇怪的问。
“张柬之非常能隐忍,且心向李唐!”
“何以见得?”太平公主眉头微挑。
“张柬之进士及第后,曾任许王府仓曹参军。许王素节的母亲萧淑妃当年与陛下争斗,终被幽杀,素节也被出为申州刺史。素节作《忠孝论》以自明,张柬之就上书将这篇文章奏明高宗。陛下看后不悦,遂贬之为鄙阳郡王,安置袁州,张柬之也回到襄阳老家。载初元年,许王被缢杀而死。张柬之回到朝中任官,就这样过了二十年,之前的事件渐渐地被人遗忘掉了。之所以没有人在意他,就是因为他的隐忍。”
谢云轩对张柬之的底细如数家珍,看得出来他没少下功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