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刮目相看(2/5)
柳如烟虽然不解,但还是点头:“那你先看,注意将碎片放回原地。你们两个先说。”
楚健捡起最大的一块,也就是碗底的那块,还保持着完整,款识还在。
瓷器的款识,从宋代就开始有了。
那时候的款识,主要内容有作坊标记、工匠姓名、制作年份、吉祥语、宫殿名称和宫廷用瓷专用款铭等。
自明代开始,瓷器的款识装饰逐渐盛行,且不断的丰富完善,成为瓷器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成为我国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
楚健手上这块,款识是“乾隆年制”。
清朝的瓷器,以乾隆时期的最贵,所以一只粉彩瓷碗价值上百万,丝毫不意外。
在清代年款中,某某年造的“造”字基本看不到了,而几乎是“××年制”和“大清××年制”的年款。
在形式方面,一般都是六字双行款和四字两行款。年款的边框,有单线圈、双线圈、单方框等多种形式,同时也有无边框的年款。
对瓷器了解的人,就应该清楚,乾隆一朝,官窑瓷以“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用得最多,三行六字楷书款在祭红等器物上较为常见,两行六字楷书款在白地红彩等品种上虽有,但很少能见到,“乾隆年制”四字篆款及楷款也用的极少。
楚健一共在这些碎片中找到四处破绽,无论是款识,还是瓷胎、釉面,又或者绘画,都有问题。
这件瓷器,周志明看不出是赝品,楚健还相信。
但顾伟海也看不出?那真是奇怪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