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直面(2/5)
就算是人们制造出体型庞大的机甲,且这种机甲所采用的都是高端科技,控制传导的速度超过了神经神经传导,身体也不是肌肉组织而是钢铁结构。
但大多数人的概念里面,这样庞大的机甲,行动起来,依旧会有那种一动一静,宛如风雷的感觉。
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惯性。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一个人的常年认知,即便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但也会渐渐的意识到这种惯性的作用。
比如在日常的生活里,就是能够发现那些巨大的物体,移动起来会相对比较缓慢。想要改变这些举动的物体的移动,这固然有移动者的力量达不到那样巨大的原因,但很大一方面也有这些物体给予了观察者惯性这一潜在概念。
哪怕没有从理论上学习过,但是观察、接触,自然而然也会知道这种体积越大,重量越大的物体,移动起来之后,越难停下。
这其实也是人们在影视作品里,对于那些巨大的生物,比如像是巨大的机甲战士有一个笼统的概念。
哪怕这些钢铁战甲用的是各种最高精尖,乃至于未来的科技,但不管传输和反应的速度有多快,动力有多么的强劲,但最基础的物理常识——惯性,这却是不能够抹除的。
所以,如果在一些影视作品之中,对于这方面有仔细斟酌考虑过,所出现的作品就很有一种庞然大物的厚重感。
这种厚重感,其实就是惯性,也是巨物带给人的一个最直观的感受。
而若是没有这种厚重感,没有这种惯性给人的冲击,那么即便将物体制造得再巨大,但是依旧会给人一种轻飘飘的纸片人的感觉。
另外,从这些方面其实也就看得出,其实反应速度的时间其实并不需要差距很大,只要有一点点就已经会很明显。体型庞大的生物,或者说在某一个部位相对较长的生物,比如长颈鹿这样的,他们的头部和身体的区分由于太长的脖子导致了及反应是要相对于其他的生物慢一些的。
尽管这个反应时间可能只有0.1秒0.001秒或者更小的差距。但是在生物的反应过程之中,比如捕猎,比如逃跑,比如其他的一些行为活动就会变得十分的显着。
杨越对于体型庞大的生物的认知,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错误的,因为一个生物的体型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他的神经系统由于距离变长,那么反射时间一定是会变慢的。这对于这位生物来说,它的移动和行动都会看上去变得要更加迟钝,在与一些敏捷类的生物竞争的过程之中是不占据优势的。
然而,面前的这头泰坦某种意义上是颠覆了一般人对于巨兽的认知。
要知道体型达到了几米以上的动物,在陆地上行走起来都已然显得缓慢而臃肿,而要是达到几十甚至上百米,那动作将缓慢到哪一种程度,更是让人能够有所预料。
然而,泰坦并非如此。
面前的这头三个脑袋的巨龙,看上去体型虽然巨大无比,但却有着与自身体型截然相反,截然不同的行动速度和反应速度。
固然,杨越面前的这头泰坦,他也没有办法摆脱那种巨大体型、庞大质量带来的惯性,摆脱那种仿佛泰山压顶一样的沉重感。
可是这头泰坦在真正动起来以后,又能够拥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敏捷。
“这不是说这头泰坦不受到惯性的影响,之所以对方能够做到这一点,大概的原因还是在其身体具备了无穷无尽的庞大能量。”
杨越在观察到这三头巨龙的时候,内心过去的许多疑问已然渐渐解开。
在一个个星球上的生物,不管是体型还是其他方面,都是要受到星球的引力,物产的丰富,空气的各种成分含量,热度,湿度等等诸多原因的影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