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剑问北燕 24.来得早不如来得巧(2/5)
而他之所以会唤来沈归,其实是想劝他断了心中的那份‘缺德念想’!原来这位老朝奉看沈归年纪不大,身上穿的又脏又破,手中却托着一个精巧的木匣,还以为他是个靠着讹诈碰瓷为生的‘外阜’江湖人呢!
之所以能看出外阜人士,也是因为燕京城本地的‘骗家门’,无论是‘蜂麻燕雀’、还是‘金爵要册’,只要没穷到生生饿死的地步,都不会跑来吃东城的‘米’!
可如今沈归这一句‘大缺’、一抬脚跟,分明就是个懂行的江湖人!而且,他还不是那种一知半解的‘假明白人’!
凡是从事典当行业的人,祖上大多都是南康徽州人士;所以典当行业之中的黑话术语,大半都是来自于徽州方言的变音;而沈归口中的这句‘大缺’,在当铺行业之中,就代表了‘大掌柜’的意思。
顺带一提当铺都是按照当物的原本价值高低,来区分‘接待柜台’的,分为头柜、二柜、和三柜;而在这三个柜台的‘掌眼’之人,也被称为‘大缺,二缺,三缺’;所以这柜台的不同档次,也可以用来区分三位掌柜的鉴定水平。而如今沈归的这句‘大缺’,称呼的就是站在头等柜台的大掌柜,也是沈归尊敬对方的一句客气话。
至于说微微垫起的那一下脚尖,也是沈归在对这位老朝奉、暗示自己并不是典当行业中人。因为凡是典当行的柜台,栏柜都建的特别高;而沈归这一踮脚,也生动的‘表演’出了前去当铺典当之人的体态……
这老朝奉一见沈归的回应,原本心中的那一片金玉良言、就全都用不上了;于是他沉吟了半晌,伸手把沈归拉近了自己身前,低声地对他说道
“虽然燕京城东的大买卖家很多,富商豪绅也不少;但他们背后的‘势力’,也同样都来头不小啊,根本不是你能惹得起的;你我既然同是江湖,兄弟要是手里短了路费盘缠,就先从老朽这里拿上一些银两应急;还不还的倒是无大所谓,可你不要为了那一点身外之物,枉送了自己的一条性命啊!”
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逃不开‘名利’二字的束缚;这句话放在江湖人身上,也同样适用比如那些拜师习武的江湖人,图的就是扬名;而街面上混饭吃的江湖人,图的就是取利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