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肥义(2/5)
肥义认为,做起事情犹豫不决就无法成功,行动在即却顾虑重重就不会成名。他劝说赵武灵王不要被世俗偏见所束缚,要勇敢地追求最高道德和伟大功业。在肥义的劝说下,赵武灵王下定了改革的决心,并正式开展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肥义不仅积极参与了改革的策划和实施工作,还亲自到各地宣传改革的意义和好处,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经过肥义和赵武灵王的共同努力,“胡服骑射”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成功收编了楼烦、林胡等部落的军队与土地,并在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时成功灭亡了中山国。这一系列的胜利不仅巩固了赵国的地位,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再辅少主,忠诚尽节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给次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他自己则自称主父,继续临朝听政。为了确保赵惠文王的顺利继位和国家的稳定发展,肥义被任命为相国,与众大臣共同辅佐赵惠文王。
在辅佐赵惠文王的过程中,肥义展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和智慧。他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和宫廷动态,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和变故保持高度警惕。当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心怀不满、图谋叛乱时,肥义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危机,并多次向赵惠文王提出警告和建议。他建议赵惠文王加强戒备、防范叛乱的发生,并亲自负责保卫赵惠文王的安全。
然而,尽管肥义采取了种种防范措施,但最终还是未能阻止“沙丘宫变”的发生。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章和田不礼率领党徒作乱,假称赵武灵王的命令召见赵惠文王。肥义为了保护赵惠文王的安全,毅然决定先行进入叛军的行宫进行探查。结果不幸被叛军杀害,英勇献身。
三、主要影响
1. 对赵国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