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魏桓子(2/5)
在这段时间里,魏桓子虽然表面上与智伯合作,但内心却充满了忧虑。他深知,一旦赵氏被灭,智伯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因此,他开始暗中与赵襄子、韩康子联络,商讨反智事宜。
3、晋阳之战,三家分晋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利用晋水淹没了晋阳城,使得赵氏陷入了绝境。然而,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魏桓子与韩康子终于下定决心,联合赵氏共同反抗智伯。他们秘密派遣使者张孟谈,与赵襄子商议反智计划。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三家联军突然发起反击,智伯瑶的军队措手不及,迅速溃败。智伯瑶本人也在混战中被俘,最终被三家处死。晋阳之战的胜利,标志着智氏的灭亡,也为“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智氏灭亡后,魏桓子与赵襄子、韩康子一起瓜分了智氏的领地,使得魏氏的势力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此后,三家又逐步吞并了晋国剩余的土地,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为战国时期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4、晚年岁月,传承家业
魏桓子在晚年时期,致力于巩固魏氏的势力,并培养接班人。他深知,魏氏的未来需要依靠年轻一代的智慧和勇气。因此,他将自己的孙子魏文侯立为继承人,并悉心教导他如何处理政事、治理国家。
公元前446年,魏桓子去世,他的孙子魏文侯继位。在魏文侯的领导下,魏国逐渐发展成为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为后来的魏武侯、魏惠王等人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