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华夏名人录

第77章 屈原(2/5)

目录

周赧王元年(前314年),屈原因上官大夫的谗言而被楚怀王疏远,被罢黜左徒之官,改任三闾大夫之职。此后几年间,楚国经历了与秦国的多次战争,但大多以失败告终。周赧王三年(前312年),楚国在蓝田大败后,楚怀王重新启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目的是缔结新的联盟。然而,由于张仪的狡诈和楚国内部的腐败,屈原的努力并未能挽救楚国的颓势。

4、流放汉北

周赧王十一年(前304年),屈原初次被流放至汉北(今河南南阳西峡、淅川一带)。这次流放的原因可能与秦楚复合以及屈原与旧贵族的矛盾有关。在流放期间,屈原深感忧国忧民之情,创作了《九章·抽思》等作品,表达了他对楚国的忠诚和对现实的无奈。

5、放逐江南

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国,楚国与秦国绝交。屈原因此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至江南。他从郢都出发,先后经过鄂渚、洞庭等地,最后到达长沙。在流放期间,屈原继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九章·悲回风》等,表达了他对楚国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强烈批判。

6、自投汨罗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攻下了楚国都城郢都,楚顷襄王逃难至陈城(今河南淮阳)。在极度苦闷和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这一年大概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当时六十二岁左右。

三、主要影响

1、文学成就

屈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创立的“楚辞”文体以及一系列杰出的文学作品上。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深刻反映了楚国的社会现实和屈原个人的思想情感。

楚辞文体的创立:屈原在继承《诗经》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楚地的民间文学,创立了“楚辞”这种新的文体。楚辞以其独特的句式、韵律和丰富的想象力,突破了《诗经》四言诗的局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都是楚辞文体的代表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这位女宗主有亿点点强 你以为这是惊悚文? UMA合集 被好友的舅舅看上了 废柴逆袭:腹黑魔尊也温柔 林鸢传 一统江湖:他只是一个小虾 别叫我校长,叫我师座 侄儿莫慌,待我端了这盆煞星 剧情又崩了,病娇男主尽到怀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