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星系霸主之仙云星系战记

第73章 更新迭代 关于纳米虫的一些畅想(3/5)

目录

一种是金属纳米虫或者说是机械纳米虫,主要活动在地表或者地下浅层位置,受控距离随着使用的信号发射波段不同距离也不同。

但是距离女娲不能太远,一般都在一公里以内。

为了补充中继能力和远距离行动能力,雷权不得不开发了很多型号的机器人,以作为女娲的“信号中继站”来执行离女娲太远的任务。

所以,看似雷权很多手段很厉害,但是他的纳米虫群想要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

每生产一定数量的纳米虫,就不得不配给一个女娲的复制体来作为指挥中枢。

雷权目前主要的指挥中枢也就两个,一个安置在新别墅的中央管道里,另一个还远在20公里左右的救生舱坠落坑里。

其实跟雷权在一起的女娲才是分身,而坠落坑里面的才是本体。

继续阅读

但是在机器的世界里,就是一个达者为先,谁强谁就是本体。

不这样的话,改造486 586芯片岂不是比造新的I9 I7系列芯片更划算?

第二种纳米虫是生物纳米虫,也可称之为生物化学纳米虫。

生化纳米虫一般在人体或生物体内存在,结构更复杂,体型更大,因为它们是双工操控模式。

双工模式即意味着生化纳米虫具有两种受控命令模式。

一种模式跟机械纳米虫类似,不多表述,而另一种模式为自由行动模式。

生化纳米虫虽然因为人类体表皮肤能够抵抗大多数信号而导致几乎不受女娲控制,但是它们也有很多优点。

这一派系的纳米虫,研究之初就是作为一种能代替病毒和细菌的受控机械体来处理人类体内的很多疑难杂症。

控制它们的方式一开始也是各种波段的无线信号,但是雷权和他的团队发现,这些纳米虫在体表还能很好的执行任务,但在人体内就开始变得不受控了。

原因就是人体内的水能隔绝绝大多数的电磁波。

但雷权团队并没有放弃研究,而是从生物学角度来开始研究新型纳米虫,这波叫以生物打败生物。

研究结果证明,纯粹的走生物路线的话,新型纳米虫就是一种人造病毒罢了,最多算是人造益生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谁家谈恋爱还要兼修缝纫技术啊! 高手下山,美女请留步 苏醒后我要搞事了 开局系统祭天看我法力无边 沉默的邻居 我打工翻身,多情怎么了? 白月光回归,渣爹带崽一起火葬场 黑仙侠,师父是女鬼 一天一个境界,诸天万界要破防了 我开游乐园,给四线县城干成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