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略有家资 优先发展基础科技设施(3/5)
由于不考虑大规模生产,雷权炼制的钢材都是用小电炉熔炼,然后震动去渣,冷却。
这样产出的工件原料虽然质量不算最好,但是内部应力在震动的过程中被逐渐均匀分散,所以基本不存在内应力明显的问题,只要下了生产线,就可以直接上小型数控中心进行一次加工。
数控中心加工出来的工件会送入纳米虫智能加工中心进行二次抛光,这些本就很精密的工件在进入纳米虫加工中心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被纳米虫群包裹起来。
女娲会随机指派一个“万夫长”级纳米虫来作为坐标原点,然后根据与周围纳米虫的距离进行计算,逐渐通过计算构建出一个立体网格点阵。
由于钢材内部没有加工的时候是没有纳米虫存在的,所以整块原钢进入加工中心的时候,纳米虫网络点阵显示就会有一块是呈现黑色的,那是因为钢块内部没有可以检测到的纳米虫。
女娲此时就会根据探测结果得到一个数据化的3d的钢块外形模型,然后再根据雷权安排的工作任务来对钢块进行最大化利用的分割。
简单来说,一个钢块在进入纳米虫加工中心的时候,就会被最优化利用。
可以说除了边角料预留的部分和一些不可避免的加工余量缝隙,这个钢块基本不会有一丝浪费。
就像一个硅晶圆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元器件一样,一个钢块内部会被纳米虫超精确分割成多个大小 形状不一的部件。
这些部件到最后经过一些高温应力诱导——就是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让它们具有一定的柔性,有内应力的工件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如果经过这道工序,工件还没有产生超过规定误差的形变,那部件就是合格的,反之就是报废回炉。
合格的部件会被一组专业组装机器人分类组装,然后一个个形态功能各异的成品机器人就会按照雷权的生产计划产出,并被送往合适的工位,然后进入几乎无休止的打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小机器人每一个都是智能机器人,除了有主脑女娲的算力和智能指令集支持,它们自身也带有一个微型的智能核心,它们能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处理工作任务过程中的异常,没电了还能自己跑去充电,坏了还能自己跑到组装生产线上换部件,真是太可爱了!
总之,随着能源和材料的持续供应,雷权的生产力开始滚雪球一般的壮大,现在仅靠部落人已经供不上材料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