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上海滩风云(一)(2/5)
早年的吴健彰出身贫寒,以贩鸡为生,加之小名阿爽,故得诨名“卖鸡爽”。
20岁,吴健彰尝试与洋人作小额买卖,后来进入广州的洋行打工,充当仆役。
由于他乖巧勤快,善揣摸洋人心意,更学得英语流利,故颇受洋商器重。
他遂积累资金,与外商贸易,逐渐致富。鸦片战争爆发,吴健彰凭着经营茶叶贸易,积累巨资,并投资怡和洋行,成为该行七大股东之一。约道光二十五年,吴健彰结束广州的生意到上海,经营茶叶贸易、典当业等,成为上海滩的大买办。
此时的吴健彰已不是“卖鸡爽”,连洋人都改口称他为“爽官”了。
吴健彰与上海怡和、旗昌、宝顺三家大洋行联系密切,业务不断拓展,成为近代早期上海滩的着名买办。
吴积累巨资后,不断纳钱捐官,道光二十七年以白银五十万两,捐得苏松太兵备道记名按察使兼江海关监督的肥职。
在朝廷的眼中,吴健彰是通夷之才,他通过查办“青浦教案”,主持租界谈判,吴健彰通过出卖国家的权力和尊严,获得了洋人的信任。
美国公使马沙利、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和英国公使文翰都与他的关系莫逆。
山海关的顶楼上有一座阁楼,阁楼被装饰成茶室的样子,里面都是从海南运来的黄花梨木做成的家具。
吴健彰身着打着鸳鸯补丁的四品官袍,脸型瘦长,皮肤光滑泛红,保养得极好。
此时正坐在那里安静地沏茶、品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