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筹饷(2/5)
于是在张可道和陈新薄的建议下,张鹿安带着以下人等出发了:
陈新天负责与沿途政府官员打交道,在大明境内,想要通关文书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还得有明事理会打点的人;
刘体仁,负责找到埋金点,张鹿安知道瞒不住,跟张可道和陈新薄提到过;
张孝吴,这段时间刚把霍丘和正阳关的信鸽分巢,也是忙的很,但是张鹿安还是决定让他把手里的活先放下,先跟着一起检验一下,沿途的信鸽站的效果如何;
让盛长翔带着二十名精锐骑兵、孟大石带着新选入三十名骑兵一起,充当机动力量,护卫往来;
左忠禹、许若襄,他们是得知登州闻香教教内出现问题,准备一起前去打探一下消息,张鹿安则是对左忠禹有新的想法,就带着一起走。自从妹妹许若云在霍丘城外去世后,许若襄感觉特别孤单,最后在陈新薄以及夫人刘氏的撮合下,许若襄经过考虑,最终还是嫁给了左忠禹。用后世抗战期间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结成了一对革命伉俪;
让孟大力带着六艘沙船、漕船以及相应的水手102人,加上新招募的水兵100人,进行沿途训练。
选定了黄道吉日,张鹿安一行在四月底出发了。
一路上,张鹿安都在和陈新天以及刘体仁商议着如何才能扩大收入来源,毕竟不可能指望朝廷的,朝廷现在自身难保,但是让凤寿右营跟其他营头一样,到处抢掠,那又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当初梅山营建营之初就已经确定好的。
为今之计,只能是开源节流,节流的话,就是骑兵暂时控制在当前的范围内,不会随意扩大规模,然后就是装备上面,除了现有的装备,也暂时无法安排新的装备入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