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以官身镇天龙

第32章 殿试二(4/5)

目录

王行之驱散脑海中的杂念,开始研墨,开始回忆历史对熙宁变法的看法。

熙宁变法中包含青苗法、将兵法、市易法、三舍法等,本意是强国、富民,健军。

变法中的内容有好有坏,其中三冗危机就不错。

在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便收归行政权、财权、军权,并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

继续阅读

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

宋初,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但设官分职尚有定数。

自宋真宗时起,朝廷关于官员致仕的诏令日渐增多,至宋仁宗时,更是三令五申。

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冗员”)。

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

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冗兵”)。

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

冗兵、冗官,加上最高统治集团的大肆挥霍,使宋王朝的消费逐年增加。据《宋史·食货志》载,宋真宗天禧五年,全国收入一亿五千万余两,支出一亿二千万余。

宋仁宗皇佑元年,全国收入一万二千万余,“而所出无余”。

到宋英宗治平二年,财政已出现赤字。当年,全国收入一亿一千万余,支出一亿二千万余,非常支出一千一百万余,竟然短缺近一千五百万(单位均为贯、石、匹、两等)。

国家财政年年亏空,不断“发诸宿藏”,以致“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宋朝的财政危机日益加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东宫孽缘 听心声逆风翻盘,我是人间小福宝 父子火葬场,简小姐绝不回头 四合院:孩子是我的?要我给钱? 乱世皇妃之青君传 舞姬修仙传 心灵终结铁锈军团2 恶女穿书,饥荒年拯救罪臣 调查我孙连城,你侯亮平够格吗? 在四合院当采购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