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武力资本(1/5)
正当李信在巴中剿匪用尽心机剿匪,但却意外频出的时候。回到西安的叶布舒把重心放在了新式火器工厂修建当中。
关于火器场的选址,叶布舒和洪承畴一致选到了西安外围的杨凌。因为这里距西安城只有不到百里的路,方便管理,更重要的是当初大顺军从北京运回的七千万两财物就藏在这里,借这个机会,把杨凌全部划起来由军队管理就合情合理,一举两得。
1647年的二月,西北所有能工巧匠全部集中到了西安,在十几位洋人的指挥下加班加点的工作。当距离农历新年还有几天的时候,火器工厂终于建成了。
一个月后,几位洋人邀请叶布舒和洪承畴一起去验收刚生产出来的第一批火枪和火炮。
靶场上,50名士兵一字站开,分别朝着50步、100步、150步、200步四个距离的靶区开枪射击。
结果在一阵阵烟雾后,发现50步的靶子被穿透了,100步的靶子有明显被击中的痕迹。150步的靶子只有很少的痕迹,200步外的靶子则完全没有打中的。
看到这个结果洪承畴觉的不错,比他记中大明的火器好些。但叶布舒并不满意,一个劲的摇头。
传教的士头子,就是那个意大利西西里岛人李列斯和他的助手安文思走到叶布舒面前。
对着叶布舒说道:“这已经是我们欧洲最先进的火枪了,比明朝和清朝用的都要好,为什么恒亲王你不满意呢?”
叶布舒没理他,而是提起了意见:“你们每次开枪后都要花很长时间装火药,火药装多少完全靠感觉。再说如果到了下雨天,火药湿了怎么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