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睁眼看世界的癞蛤蟆(4/5)
这就是中国画里面强调的神韵,对方哪怕也是用极为写实的西方绘画手法,却展现出了异曲同工的精神领域。
这对于从未接触过西方绘画大师作品的万长生来说。
不啻为打开了一座巨大的宝藏!
两三个月前,刚刚接触素描色彩时候那种还有点轻视的自视甚高,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现在他只想舔屏……不,是捧着这张画好好钻研。
杜雯轻轻拨下发丝到耳后“老师,这张画,现在还在吧?”
老教授对女学生偏爱些,和颜悦色“对,现存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齐博物馆,我前年去文化交流的时候还看过。”
杜雯就拿手边随便抓到的长画笔,打万长生伸长的脖子“上课呢!考完了我们过去看现场,学无止境的,这就是睁眼看世界的意义,别成天就盯着你那巴掌大点小地方。”
对这种三娘教子的口吻,老教授听得大乐,《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这些著名的画作展示出来,让壁画界的小后辈,对大佬有了更加崇拜的叹服。
原来艺术世界,还有如此广博精深的世界,曾经以为碑林、观音庙就是部的世界。
实际上那真是一点点狭隘的空间。
自诩为天才的万长生,看看达芬奇才知道自己啥都不是,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欧洲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七千多页的手稿如果在当初部发表,被评论为世界将会前进一百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