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启动太阳能量收集计划(3/5)
能量收集装置工业化量产后,成本也大幅下降,目前每个标准能量收集器造价大约是100亿元。
开阳能源集团打算向太阳轨道上发射超过1万个能量收集器,到时候每天收集的能量按电能计算将是上百万亿度。
相比在蓝星辛辛苦苦还要承担风险的收集能源,在太阳近地轨道上收集能源,不仅不用担心引发自然灾害,而且效率要高得多。
这些能量不收集,也是放在太空中浪费了,只要收集的时候避开直线上的其他星球就行,让阳光和热辐射能够照耀到这些星球即可。
往后每年,开阳能源集团都要向太阳近地轨道发射上万个能量收集器,同时在蓝星建设足够多的储能装置。
能量花不完就储存起来,等到哪一天真正要用的时候,临时收集就麻烦了。
在会议上,杨乾特别强调了能源收集装置的耐用性,别用太便宜的材料,最好能连续使用上千年,甚至是上万年。
如果能研发出持续使用几十万年,甚至是上百万年的材料,那就更好。
别看这个寿命相比人类来说太长了,但相比太阳寿命而言,就显得微不足道。
只有足够耐用,才能一点点增加收集器的数量,持之以恒下,终究能将太阳整个包裹住,不再浪费太多的能量。
“我们目前的能量收集器,对辐射能量的收集较高,但对光携带的能量收集效率还是较低,需要升级技术。”青稚说道。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在蓝星用不着这么狠,连光都不放过,对自然环境破坏太严重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