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又是一个庞大的投资计划(2/5)
贵的也不超过千万元,除非是庞大的单一建筑群,或者是高能耗工厂,一般用不上。
所以这类投资规模并不大,完全承担得起。
真正投资的大头,还是建设各类先进农牧渔林工厂,别看上面介绍的技术并不复杂,其实不然。
每一样都可以说是站在了当前科技的巅峰,是生命科学、生物科学和仿生学的完美结合。
技术含量如此之高,建设成本自然也不低。
就拿猪肉工厂举例,如果是整猪生产工厂,技术精细化程度要低一些,10万吨产能产业链建设需要的资金为100亿元。
假如按照国内1亿吨肉需求,因为羊肉、牛肉等,成本和工厂设备要求没多大区别,产能是上面1000倍,总投资规模为10万亿元。
按照所有肉类平均最低出场价每公斤20元计算,全部销售出去总营收也才2万亿元,不考虑生产成本,也需要5年回本。
实际上差不多需要10年回本,后面才是纯赚,除非国家在税收方面按照传统农牧业政策,但杨乾并不抱希望。
因为这不好界定,虽然生产的是农产品,但也可以说是工业产品,因为整个生产过程非常工业化。
政府天然具有收税的冲动,能争取就争取,实在说不动就算了,反正利润肯定是有的,只是回本周期长了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