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已然不同(2/5)
然后就是总一起活动的崔尧和杜元朗二人。
不过他们以后估计不能像现在这样焦不离孟的随时在一起了。
时下,进士科举子都以在国子监读过书为荣,一年前崔尧高中省试第一名后,就去了国子监进修,然后年前和柳文苏一样参加了科目选考试,毫无悬念成为三位过试的其中之一,并于三四日前确定了正九品上校书郎一职。
其实这一职是委屈了崔尧,按柳文苏的说法,若不是崔尧那一届科举遭遇魏王抨击,又有礼部尚书之子一案发生,崔尧这次授官很可能会是从八品上左拾遗,隶属门下省,又因左比右大,也就是会比柳文苏这个右拾遗大。所以,崔尧任校书郎这个闲差只是暂时的,多半不用等一个职位待三四年,就能至少升任左拾遗,乃至从七品上的左补阙。
不同于崔尧踏入仕途后就一路平顺,杜元朗只是普通官员之子,虽也参加了年前的科目选考试,却名落松山,如今还在国子监读书,很有可能会在国子监一呆就四年,然后像绝大部分官员一样,通过铨选为官。
而四年之后,崔尧以现在的做官速度,至少也是六品京官了,再往上升就是五品大员,这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升上去了,尤其是在长安这个地方,但那时崔尧也才二十五的样子,距离而立之年还有整五年之久,哪怕按部就班,也该升上了正五品。
是以,崔尧和杜元朗随着二人以后的升官轨迹不同,二人的交集渐渐变少,即使交情不变,也少能像现在这样时时聚在一起了。
崔尧跟着叔祖崔相出席了不少聚会,大佬自然也认识了不少,于是在他自己主动提出迎宾后,柳文苏又到底是长辈,于是崔尧就接了柳文苏的迎宾事儿,和刘辰星兄妹二人继续在外迎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