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对策1(3/5)
你们有没有什么主意?”
看了一圈,都是愁眉苦脸的,甚至有两个村长嘴边的燎泡比他都多。
“建设吗,你说说,你们屯是咋商量的?”
这一年多,刘家屯算是出尽了风头,林书记第一个就点上了他,
“你们在村里应该也商量了,说说!”
刘建设抿抿嘴,其实他还想再听听的,
“书记,我年纪小,没有经验,也是头一回处理这种事情,说的不对的,您,”
“行了行了,别说那些文绉绉的,说具体的,”
这都火上房了,他还在这慢悠悠的,林书记已经没有那个耐心跟他寒暄了,说话也不客气,
“都不是外人,别说那没用的,你头一回,你来之前家里没给你支招吗?”
刘建设没说出口的客气话直接被堵了回去,顿了几秒,他才吐出这口气,说话也干脆利落了,
“好,那我就直说了,书记,有一个问题,他们过来是只是路过,只为了沿途讨口饭,还是,会留下来,找个生计?”
“这,这个季节,就算是要留下来,又不能动土,他们能干什么?”
程进瞄了一眼,带了一丝赞同。
“可是,我们总要知道,如果要我们出粮食,要出多少,出到什么时候,是无偿的,还是暂借的?什么标准?
还有住宿问题,像您说的,这个季节不能动土,安全问题暂且不说,不光是我们村,我相信各位叔叔大爷村里,这能用的空房子应该也容不下太多人居住吧?
这个要怎么解决?”
林书记也正了脸色,这一听,就是深入研究过的,
“你接着说,”
其他人也眼巴巴的把目光投过来,这也是对他们担心的问题。
现在农村大都还是传统思想,父母在不分家,大部分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十多口甚至二十多口人挤在一个屋檐下,有的是儿子都要当爷爷了,实在住不下了,才会考虑批一块宅基地出去单过。
现在又都信奉多子多福,可以联想到,一个屋檐下的生活会有多热闹。
就算这样那样的原因有那么两个房子,谁家都有要结婚的,谁家都有住不下的,呵呵,那还能留得住?
“书记,如果他们是路过,打算开春就返乡的,这马上就过年了,今年打春晚,到开春还得一个来月呢,这是个问题吧。
如果没有返乡打算的,想在这边谋个出路的,又是个什么章程?是安排到各个村里落户,还是有其他的安排?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