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土楼土堡(2/5)
赵云听罢哈哈大笑道“什么土城啊?这应该称为土楼,最大的周长仅有一百五十丈,上下两层高约三丈左右,称不土城的,以后还是叫土楼或土堡吧!”
确实后世传世的土楼,乃是平和县的庄上方形土楼,周长七百多米,折合三百多丈,墙高九米有余,有三层楼房,折合四丈高度,其占地三万多平方米,远超过都尉衙门所在的土堡。
最高的圆形土楼,也达到了十五米高,有五层楼房,而基隆的土楼多是两层高度,根本不能称为土城。
后世土楼分布于福建、广东、江西一带,是古代传统民居的瑰宝,其中以福建土楼最为着名,有圆形、方形及不规则土楼,福建省内就有三千多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传世的土楼大部分是宋元明清四代所建,少有隋唐留传的土楼,而土楼的历史侧源以汉未三国,大量兴于两晋五胡乱华。
在古代土楼拥有不错的防御能力,防土匪防兵灾,同时可防御蛮人异族,普通百姓为了安身立命,纷纷团结在一起筑起了土楼土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