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济南之战1(3/5)
在劝降信中,燕王一再强调,他只是借道济南去京师,为朝廷祛蠹除奸。
不久,城里射出一封回信。
朱棣打开一看,是一篇《周公辅成王论》,借古讽今,希望燕王朱棣退兵,像周公辅成王一样来辅佐建文帝。
文章盛赞燕王的才华,言辞恳切地劝其退兵,令朱棣印象深刻。
强攻不下,又没能劝降成功,朱棣难免有些急躁。
济南城外,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流至山东,成为悬河,河岸高于四周平地。济南城外,更是如此。
有人向朱棣献计,把河岸挖开几道口子,让河水从高处流下,以水淹城。
朱棣听后不置可否,下令在济南城周围挖出七条明渠,与黄河堤坝之间空出一段距离,摆出决堤引水、放水淹城的架势。
五月十七,朱棣下令挑选出大嗓门的士卒,让他们站在望楼上高声喊话,内容大致如下:铁铉狡诈,裹挟百姓,阻挡燕王正义之师,燕王心地仁慈,不忍伤及无辜,给大家三天时间,绑了铁铉,开城投降。
听到燕兵的威胁,城内显得十分慌乱,城墙上的守兵哭声连连,喊声不断。
没过多久,城内出来千人,向燕王隆重请降。
降辞十分动听,甚至有些肉麻,透着一股谄媚之意。
“奸臣不忠,使大王冒霜露,为社稷忧。谁非高皇帝子?谁非高皇帝臣民?其降也。然东海之民,不习兵革,见大军压境,不识大王安天下、子元元之意,或谓聚而歼之。请大王退师十里,单骑人城,臣等具壶浆而迎。”
城内守兵如此大张旗鼓地表示愿意投降,所有燕兵将士很快都知道了此事,顿时群情鼓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