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浮光》(3/5)
但今年的情况大不相同,许多观众坚持守在屏幕前,他们的精神格外振奋。
只为一睹镜花水月的风采。
可偏偏镜花水月的节目被安排在后半部分,使得他们不得不看到现在。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观众们的耐心和期待逐渐累积。
终于,在观众的热切期待中,听到了期望听到的声音。
“国乐,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璀璨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跨越时空,激荡着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灵。
从古筝的悠扬到琵琶的清脆,从洞箫的哀婉到笛子的悠扬,每一种乐器都诉说着不同的华夏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由镜花水月带来的国乐合奏——《浮光》”
随着主持人的话语落下,舞台上的灯光逐渐变得柔和,宛如夜幕的温柔降临,将整个舞台包裹在一片宁静祥和之中。
紧接着,一束明亮而柔和的聚光灯缓缓聚焦在舞台中央,它穿透了四周渐渐升起的、轻纱般的白雾,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舞台效果。
在这如梦似幻的氛围中,镜花水月的六人缓缓步入观众的视线。
他们身着唯美的汉服,每一件服饰都精致考究,色彩斑斓,不仅展现了传统服饰的华美,也彰显了他们对这次表演的尊重与用心。
汉服的流动线条和精美图案,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得生动而富有层次。
江月白身着一袭白色圆领袍,站在舞台左侧,一手背在身后,另一手轻握竹笛,昂首挺立,身姿挺拔而自信。
穿着青色汉服的龙战站在舞台的后方中央,面前是一面红色的堂鼓。
舞台前方的左右两侧,分别是文夕岚和苏莺儿。
文夕岚和苏莺儿分别端坐于古琴和古筝前,姿态宁静而专注,背部挺直,但不失柔和,头部微微低垂,目光凝聚在琴面上。
文夕岚的旁边是双手一管洞箫的宋浅云,静静站立,头部微微抬起,目光柔和而专注,凝视着前方。
苏莺儿身旁,夏紫苑怀抱琵琶,坐在一把传统的中式椅子上,左手轻放在琵琶的颈部,右手自然地放在腿上,姿态优雅。
脚下的白雾缭绕,轻柔地在他们周围舞动,如同一层轻盈的纱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