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重生之血色浪漫

第217章 我为你们感到悲哀(2/5)

目录

“而且,”钟跃民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严肃.“了解实验室成员的工作进展,是我们共同进步的基石。每个人的研究都是独一无二的,彼此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往往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所以,不要吝啬你的分享,也不要害怕提问,因为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深化。”

说到这里,钟跃民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深邃:“至于每年去图书馆翻阅其他院校出版的技术报告,那更是我们拓宽视野、紧跟时代步伐的必修课。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闭门造车只会让我们越走越窄。只有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接触、去学习那些不同的思想和方法,我们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课堂上,学生们表情各异,有的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有的则低头沉思,似乎在消化刚刚听到的内容;有的学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像找到了宝藏一般;还有些学生则撇了撇嘴,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似乎对钟跃民的讲解并不认同。当然,也有些学生觉得钟跃民只是在夸夸其谈罢了。

就在这时,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鼓起勇气,举起手来提问:“钟老师,那我们应该如何从众多资料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呢?”

钟跃民微微一笑,回答道:“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筛选资料确实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这将有助于你确定哪些资料对你的研究最有帮助。接下来,围绕这个核心,有针对性地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在阅读这些资料时,保持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不要仅仅满足于了解作者说了什么,还要深入思考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或不足之处。此外,也要关注那些与你的观点相悖的论文,因为它们往往能够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随着钟跃民的话语轻轻一转,教室内的气氛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他站在讲台上,目光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科学的热爱,缓缓讲述着中国科学史上那些不朽的名字与事迹。

继续阅读!

“当我们谈及中国科学史,不得不提的一位先驱便是徐光启。”

钟跃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1607年,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携手,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这部旷世巨着。这不仅仅是一部数学书籍的引入,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火花。他们首次拟定了‘几何’这一科学名称,并创造了一系列诸如‘点’、‘线’、‘平面’等全新词汇,为中国乃至东亚的数学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显然很多学生应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一时间学生们听得入了神,钟跃民继续说道.“这一创举,不仅标志着中国数学开始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无数中国学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话锋一转,钟跃民又谈到了晚清时期.“到了晚清,随着国门被迫打开,中国开始更加积极地吸收西方科学知识。《微积溯源》的翻译出版,是这一时期的重要里程碑。华衡芳、李善兰、徐寿等科学家,他们不仅翻译了这部微积分学的经典之作,更在翻译过程中厘清了物理学和微积分数学中的诸多概念。这些努力,为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到这里,钟跃民停顿了一下,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慨.“这些先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科学的发展铺设了一条艰难而光明的道路。他们不仅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这些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科学体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终极试炼之试炼 大卖家 鸿蒙双尊传奇 停不了的爱 天降农修 四合院:混在四合院里的僵尸 瑶光仙途 晓天暮云纪 我的媳妇是阴山女帝 山精野怪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