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4/5)
顿时,周围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
在钟跃民的前世,他直到三十多岁才深刻领悟到,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其实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能力,而非人们通常所误解的虚伪。
这个领悟源自他多年的生活经验和人际交往。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人生的旅途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性格、背景、需求都各不相同。
钟跃民逐渐明白,要想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仅是真诚待人那么简单。
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适应不同人的需求和期望。
这种能力并不是简单的逢迎或讨好,而是一种对人性深刻洞察后的自然流露。
钟跃民学会了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根据对方的特点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话语和态度进行交流。
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还能让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和愉快。
钟跃民将这个领悟视为自己人生中的一大财富。他深知,这种与人为善的多样性不仅能够帮助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还能让他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快乐。
伴随着众人笑声的逐渐消散,哲学系的孔泉老师挪动了一下座椅,靠近了钟跃民,并端起酒杯,脸上挂着一抹笑意.“来,我们干一杯,为心而碰,可好?”
钟跃民毫不犹豫地回应道,只见他迅速举起小酒盅仰头一饮而尽。两人对视一笑,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时,李继伟开口对钟跃民说道.“饮酒不应劝人,下棋不争胜负。你还行不行?如果不行,那我们就意思一下。”
一旁的历史系赵文斌老师看到此景,笑着对李继伟说道.“李继伟啊,你可是咱这儿学识最渊博的人呢,怎会如此拖沓?酒不劝才好饮,棋不争方能胜,这个道理你肯定明白呀。”
话音刚落,赵文斌便转过头来对着钟跃民说道.“老钟啊,让咱们来碰一个吧!”
李继伟被赵文斌这么一说,无奈地笑了笑,端起酒杯一口喝下。他虽然酒量好,但也被这接二连三的敬酒弄得有些招架不住。不过,他并未露出怯色,反而显得游刃有余。
就在这时,那位来自文学系的刘志强再次将目光锁定在了李继伟身上,只见他面带狡黠笑容地举起手中酒杯,对着李继伟说道.“嘿!四眼儿啊,你该不会是忘记接下来那句话怎么说了吧?‘酒不伴歌叫什么酒’呢。来来来,咱们先把这一杯干掉,然后就轮到你大展歌喉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