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个体户的春天(4/5)
李萍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恳求.“我们在农村待了这么多年,现在回到城里,人生地不熟的。你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帮我们找找关系,安排个工作?”
钟跃民沉默了片刻,吐出一口烟雾.“李萍,回来的这段时间,我想你已经看到了现在的情况。大批的知青返城,工作并不好找。何况你们已经耽误了一段时间,现在再找关系,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钱志民听到后有些着急了.“跃民,我们可是好哥们儿啊。你看在我们过去的情分上,就帮帮我们吧。”
钟跃民慢慢地环视了一圈,心中早已有了决定。他清晰地陈述道.“我给你们三条路,需要你们自己仔细考虑后再做选择。首先,你们可以选择做一个个体户,就像李奎勇那样。如今他在商界混得风生水起,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这是一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道路,需要你们具备敏锐的商业头脑和果敢的决策力。”
“第二条路是进厂做工人。这条路相对稳定,但也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和耐心。虽然收入可能较为固定,但你们会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前景。不过,你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最后一条路,也是我建议的一条路,是开一个饭店。我会作为饭店的老板,你们给我帮忙,咱们一起经营这个饭店。年底时,你们有分红。这条路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经营得当,收益也会相当可观。”
钟跃民的话语落地,一时间,房间里陷入了沉思。每个人都开始在心中衡量这三条路的利弊,钟跃民静静地等待着。
“跃民,我还是做一个工人吧!别的我干不了。”李萍无奈地说道,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最终大家跟李萍一样,选了一条安稳的路。
钟跃民默默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李萍的困境,也理解她的选择。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选择有时候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钟跃民不再说别的什么.“明天我会让人去找你们,他会帮你们进到自己心仪的工厂。”
“跃民,谢谢你。”
“跃民,啥也不说。这杯我干了,你随意。”到最后,除了钟跃民、蒋碧云和李萍,男知青们都喝多了。
“是哥们儿,就不要这么说。”第二天钟跃民把这事安排给了张建党和谢永康两个人。
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个体户的兴起,港台歌曲开始在大喇叭中回荡。女生开始穿着裙子走在街头,以及老外拿着摄像机在胡同里闲逛。
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新鲜感和活力。这些新兴事物的出现,像一股激流冲击着青年人的心灵,使他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