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钱家沟(1/5)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静西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况地貌,盗匪四起,汉奸丛生,商贸萎缩、民不聊生;尤其静西西北部山区、半山区,更是汉奸、日本鬼子猖狂、悍匪横行,百姓惶惶终日、心神不宁。
遭受匪祸最严重的是曹古路(今)大柳树周边及马北路(今)与沙河之间的半山区和山区。
很多人家在山上的隐秘角落里寻找适合的山洞,藏粮食、藏人,尤其年轻的小伙子、大姑娘、小媳妇们;偶尔也有拖家带口朝山里掏食儿的外地人家,在自家那边活不下去了,想着靠山怎么着也能养活一家人。
钱家沟,地处静西县西北的两山之间的山坳里,南山矮一点,北山略高,北山还叫青头山。
钱家沟所有的人家都姓钱,人不多,大约百来户,大多以种地、打猎为生,房子以茅草房或依山而建,或与水沟比邻,但山地贫瘠,土壤不沃,林木不丰,人们生存艰难。
其中一户人家,男人叫钱三,父母早逝,只留有他一人,一间茅草房,两三分山坡地错落在房前屋后。
钱三以种红薯、偶尔去山里挖个坑逮个野鸡为生,野鸡不吃,拿着去附近村镇上售卖换取盐和油。
1932年秋末的一天,钱三再次拎着三只野鸡去费家营相熟的店家售卖时,堂倌问他,“钱三,给你个媳妇,要不要?只要有地方住、给口饭吃、别饿死就行。”
“呔,叔,你就埋汰我,哪里有这好事儿?”钱三不信,摸摸破袄前襟,里面有五个制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