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房中密事(4/5)
平整后的土地刨出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小坑,让小孩们一个坑里放上三四粒种子,埋上肥料,盖上薄土,浇上水便可以静候生命萌发了。
所有人都在努力,两亩旱田虽然不多,所以得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有更好的收成。
古代农家自给自足,除了日常口粮,还有其他五谷杂粮与青菜时蔬都得自己种。种的越多,打理越麻烦。
同样的面积,种十种与种一种付出的精力可不是对等的,需要考虑哪些作物喜阳,哪些耐旱,哪些贫瘠的土壤也能有收成,以上种种,往往需要一辈子来学习。即使是农村老手,也有实收颗粒无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从收割油菜到除草锄地,再到打垄点种,顾亮六个大人四个小孩也早出晚归的忙了五六天才弄好。做完后还需要防鸟偷吃种子,防野兽践踏,时常得要人在地里看着才行。
过了五六天,运回家的油菜已经干透,油荚一碰便炸裂开便可以开始打了。地上铺好一层竹垫,将油菜杆平铺在上面,用连枷不停的翻打挥舞,一粒粒油菜籽便掉落开来。
顾亮一共两亩油菜,最后晒干收获的菜籽两百斤多一点,看顾老太称重后没有的样子,这个收成已经是丰产了。(参考:《明清江南地区油菜生产及其多重效益》)
晒干后的油菜要榨油的话必须去村里的油坊,这个季节是榨油旺季,家家户户都在等今年的新油。顾亮从凌晨开始排队,一直到凌晨才轮得到他们家。
晒干后的菜籽漆黑发亮,先将菜籽放入锅中翻炒,等到菜籽散发出浓厚的油香,菜籽在锅中爆裂的时候便可以捞出了。捞出的油菜籽还需要用撵台碾碎,这样子才能方便出油。碾碎之后并不能直接压榨,必须还得经过蒸制,蒸制之后用模具一块块包装好,像一块大饼一样,一层层的堆叠起来。这样子才能进行到最后一步———压榨。巨大的硬木撞击着一个巨大的机器,每一次撞击都需要顾家所有人的力量把木桩抬起,然后奋力向前撞去,一声声沉闷的撞击声刺激这每一个人的心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