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桃花树下的身影(2/5)
“仅有一个红字,却道出了无穷意味。”
“究竟是少女的脸红,还是桃花映的人面红,抑或是,作者本人心中希冀的投影在事后渲染了记忆。”
“我觉得应是后者,再看后两句。”
西苑贵妃侧目朝李卯看去,华美鹅蛋脸上俱是惊艳,微微颔首,心中赞许不胜。
太后则是凤眸晶亮,檀口微张,一时间忘了保持仪容,竟是痴呆的看着眼前这俊俏后生。
李卯又道:“后两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佳人芳踪袅袅,再结合上文去年,则说明作者次年再次来到这门前向其中眺望,却发现佳人不再,心头惆怅十分。”
李卯轻叹一声,似能体会出其中真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后者再次点出桃花依旧笑春风,说明作者心中虽然失落,但那位留存在他记忆中少女的形象仍是积极正向的。”
“得不到的朦胧,将是一个人珍藏一辈子的美好回忆。”
“有的时候一个人,就如同作者那般,或许如果真正那天遇见了一生中,去年的那位佳人。”
“两人相识,熟知,如果顺利的话,两人会相爱,携手并进,白头偕老,幸福度过余生。”
李卯再度轻叹一声:
“但大部分情况下,基于过高期待的交流,会发现所谓记忆中臆想完美的人,跟面前这位大相径庭 甚至是大失所望,从而分道扬镳。”
“所以诗中描绘的就是一个特定时间片段存在的形象,一个爱而不得的朦胧形象,在他的臆想中,这是他这一生都得不到的爱情,也正因为得不到才无比美好。”
“换种说法,他喜欢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那道倚在桃花树下的身影,那道模糊的记忆那道经过大脑不断加工之后留存的美好回忆。”
“他知道他留不住,不患得患失,对于生活的豁达乐观就涌上心田。”
“因此桃花依旧笑春风。”
李卯蹙起剑眉,又是喃喃道:“但,说不准是其自嘲也不无可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