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讨价还价(3/5)
副书记摆摆手。
“提醒什么?以后别再文章里提到具体的工厂?还是以后别写文章了?”
他指了指江安晚报:“市报都刊登出来了,就说明人家审核没有问题,你也看过这篇文章,你读下来觉得这个姜琴同志写的内容有任何问题吗?”
秘书只能摇头。
文章本身写得极好。
字里行间都让读者感觉到作者所在的生产队朝气蓬勃,从干部到社员,团结一致,一心发展的拼搏向上感。
哪怕是最能揪字眼的人,也丝毫说不出,这个作者不热爱国家,不热爱这个生产队,思想有问题这种话来。
但就是因为没有任何问题,所以秘书才只说去提醒一下。
要真有问题,别说文章不能刊登了,姜琴恐怕也得不着什么好。
秘书:“那就看着这个同志继续这么干?”
副书记却摇摇头:“你信不信,这个同志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应该都不会这么干了。”
秘书:“……”
看着秘书一脸茫然的表情,副书记笑了笑。
抖了抖报纸放到一边:“聪明人常有,懂分寸的人才难得。”
言语间难掩欣赏。
不同于副书记对姜琴的欣赏认同,陈慧芳可就是彻底破防了。
本来在听到屋外,村里人喊着说什么“姜琴又刊登了一篇文章”的时候,她还不屑一顾地撇撇嘴。
“呸!又不是第一次了,写几个字而已,这么夸张,一群狗腿子。”
结果外头那些人就跟听到她在说什么似的,紧接着就又有人喊了一句:“不是县日报,是江安晚报!市里的报纸,你知道不?可那是市里的!!”
“噗嗤。”边上陈澍实在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陈慧芳心里堵着一口气,梗着脖子:“江安晚报又怎么了?刊登一篇文章罢了,没钱没好处的事儿,也就傻子乐意干!”
偏偏就跟非要跟她作对一样。
她这头话音刚落,隔壁就传来黄婆子一声大喊:“供销社的人都说了,多亏姜琴同志那篇文章,现在市里好多人都知道咱们的家具厂。
今天好多人都是替江安市的亲戚朋友来买的,保不准以后咱们家具厂的产品以后还能放到市里的百货商店卖呢!”
陈慧芳:“……”
陈澍终于忍不住了。
她真搞不懂陈慧芳,明明也是亲眼看着陈家是如何落到现在这个境地的,也在顾家人身上吃了不少亏,怎么就还是不进脑子呢?
她之前站出来指正陈向东,陈澍都以为她是脑子清楚了,至少应该想明白了,做什么都自己有好处。
结果,现在看来,就算是想明白了,估摸着也就只明白了那么短暂的一段时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