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扫盲班和高考(1/5)
“高中教材?!”
听到姜琴的来意,钱玉梅第一反应就是否认:“我没有。”
说完,回头小心看了眼堂屋里的其他人。
确定没有人看过来后,才警惕地往前了一步,顺带把门也给带上了一半,看着姜琴的眼神都带着几分探究,强笑着回了一句。
“姜琴同志,我是来插队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怎么会带高中教材,你问错人了吧?”
不是钱玉梅太过小心,要换做是赵文竹或者是其他和她关系亲近的知青来问,她都不会是这个态度。
偏偏是姜琴。
姜琴下乡时间不算短,但和知青点的大家关系却都不算亲近。
真要说起来,和她关系最亲近的,反而是刚被带走的阮红霞。
两个人同样来自江省,据说还是一个高中的。
天然亲近。
一般知青下乡后,都得面临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但姜琴的不适应期格外漫长。
以至于,其他跟她同一批甚至是下半年来的知青都能勉强适应下地生活,脚上手上的水泡长了又破,破了又长,最终形成了一层薄茧,关系也在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中逐渐熟稔起来,姜琴还是每天愁云惨淡。
偏生姜琴来的那半年里,刚好又碰上了知青点的房子损毁。
她和其他知青一样,都被分散安排住进了村里人的家里。
大家不住在一起,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少了许多,仅有的交流机会,姜琴也都沉浸在她个人伤春悲秋的情绪中。
而好不容易等到秋收结束,村民们也终于有时间帮知青们把房子重新砌起来的时候,姜琴已经和顾兆领证结婚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