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从心学到科举(第一更)(2/5)
“朱子通过经书得天理,之后才去实行。陆九渊通过静坐得天理,再去实行。二人都认定知行是有先后顺序的。而阳明先生则认定知行合一。这便是最大的不同。”
钱德洪和声解释道。
“阳明先生不也提倡静坐吗?”
徐言追问道。
“那可不一样。陆九渊提倡静坐是希望从心中得到真理。而阳明先生提倡静坐是因为世人心浮气躁。他只是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平静下来。所以阳明先生与陆九渊的心即理是完全不同的。”
稍顿了顿,钱德洪接道:“陆九渊提倡修养,朱子侧重学问。为朱、陆争是非是枉费心力。阳明先生既不否定朱子之说,也不对陆象山先生的心学有敌意。阳明先生认为应该公正的看待朱陆异同。”
徐言若有所悟。
“所以,学习阳明心学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其一,立志。”
钱德洪侃侃而谈。
“不想做圣人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要想学透心学,必须下定决心做圣贤。”
“其二,勤学。为师不是跟你说过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学习才能提升品格。”
“其三,改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其四,责善。朋友之间要经常以责备的方式劝善。”
徐言点了点头。
“学生明白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