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奏对(1/5)
险些失去皇位,这让韦端十分惶恐,同时心里也产生了不满。他觉得二弟韦兴并没有什么比自己强的地方,凭什么父皇选择他而不是自己,韦端开始渴望展现自己的能力让父皇看清楚。
韦如也给了他机会,让他去掌管骑兵,只是韦如到底是韦端的父皇,他太明白自己这个长子的缺陷在哪儿,他是一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人。或许韦端有治政的能力,但是军事上根本没有多少天分、韦端浑然不知,自己的父皇已经挖好了坑让自己掉下去。
瘟疫就发生在韦端掌控的军营里,韦端遇到这种事情肯定是直接上报给韦如,但是韦如呢?决定用这个机会让自己的这个长子狠狠摔一跤,他口头给了韦端一些治理瘟疫的建议,韦端也没想着自己的父皇会拿万千将士的生命开玩笑,于是按照韦如的方法去做。
结果就是适得其反,瘟疫没有得到控制,还迅速蔓延,最后酿成了大灾难。
韦端因此被问罪,这个时候他也知道自己被自己的父皇坑了,他不是愚孝之人,在父皇的一番操作之下,他明白了自己的父皇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认错之后,他向韦如承诺不会染指太子之位,韦如心满意足还是将他封在了方州,成为现在的方王。
之后...
韦向抬起头看着窗外领取食物的灾民们,韦如封了二子韦兴为太子,韦端在这个时候也不坐以待毙,散播了关于瘟疫蔓延的传言,并且将此事扣在太子韦兴的头上。
屎盆子扣给韦如?他可没有那个胆子。这件事情是经不起调查的,韦兴要做太子,自然要替自己的父皇背下这个黑锅。韦兴的名声自然烂了,尤其是在方州和江州一带,那是真正的万民唾骂。
这也是韦兴现在一直在做善事的原因,为了扭转自己的名声。
韦端的背刺让韦如十分不满,但是韦端也不是蠢货,他手下有一些能臣谋士,在手下的建议下他和被分封在东州的明王韦旭达成了同盟,二人基本听调不听宣,两人占据着赵国北伐的路线,让韦如丝毫奈何不了他们二人。
韦如的任性妄为最终还是付出了代价,四个儿子,韦端和韦旭联合,不听指挥,暗地里抗拒韦兴做太子,四处败坏他的名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