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亲戚关系的维系(3/5)
他们学校刚毕业,在自己家的公司上班,比在哪里上班都好。至少,作为东海市人是这么认为。
可人家凯达尔市的人则截然相反,除非是逼不得已的继承关系,多数人不想在自己家的花瓶里长大。
坐享其成,好像是东海市人的专利。
凯达尔市年轻人,由于从小父母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长大了自立胆量,敢闯敢干精神要大于东海市年轻人。不想满足于现状,即便有祖业继承不如自己打拼刺激,是凯达尔市年轻人的生存模式。
而东海市人,子承父业,成就一大批富二代,富三代,以此类推。
“是吗?不想活得太累好像不是亨德尔马克子孙后代的传统。特别是犹太裔的后代,永远不会得到满足。来舅舅公司上班不是不可以,只要不让我担心你爸爸知道了会不会抽你。”
姚向阳用手推一推马克姚普西纳的脑袋,作为长辈对晚辈的赐教。马克姚普西纳点点头,乖巧的微笑着,表现出诚蒙赐顾的表情姚向阳见着了,露出满脸的欣慰。
明目张胆去舅舅公司上班,不是亨德尔马克意图。
那样,拿下姚向阳钻石大王称谓,反倒会引起姚向群的不适。
他们父子哪里知道,姚向群比起他们更想得到钻石大王的称号。从小,就喜欢高人一头的姚向群,在兄妹三人中总想一枝独秀,出类拔萃。做任何事不想和别人共享,一贯是姚向群的个人作风。
果然如此,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她一飞冲天,青云直上。
从三好生到学霸的光环,始终伴随她走完研究生、博士生导师的职位。
大学毕业,他直接被凯达尔市一所名校免费录取。
姚向阳跟巫晓兰对她的帮助,也仅仅局限于生活起居方面予以关照。其他有关于学业、学习上的事,皆为姚向群一个人单枪匹马的付出。要说姚向群兄妹三人,之所以具有惊天的辉煌成就,与小时候的富足家庭背景分不开。
皆为板胡镇农村户口,但爸爸姚国柱究其一生,从生产队长做起,到最后的镇计生办主任结束。
因急于参加表彰大会而骑摩托车开会,遭遇郑大海兄弟两开车回老家探亲了此残生,姚国柱的一生即便在职期间遭到所有人的深恶痛绝,但他对自己孩子们的教育,不得不承认是成功之举。
一儿两女,争强好胜,最终,令姚国柱睡着笑醒。一人遗臭万年,换取家人世代福禄,姚国柱在子女教育这方面,毫无疑问属于教子有方。
“哥哥,嫂子你们来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