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宴中(2/5)
俞逖一笑,“县衙里有些事情耽搁了。”他边说边朝着上去的方向示意,又看向左右的县丞和主簿,“我们也上去吧。”
候在山脚下的俞七见状,忙将手里的茱萸囊上前递给俞逖,嘴里只道是奶奶准备的,他身后跟着的其余小厮也将东西分发给众人,先不说这是重阳的旧俗,只看俞逖二话不说就挂在了臂上,他们自然亦步亦趋地跟着佩好。
佩好后又有人递上茱萸,一行人见此,嘴里称赞祝春时的话便没有停下来过,这人说一句兰心蕙质,那人就来一句匠心独运,他们不敢说才学如此出众,但也算得上饱读诗书,一路上直夸到山坡顶上也没断过词。
俞逖听了一时只觉得失笑,然而对于夸赞祝春时的话,便是他自己一时都说不尽,自然也不会打断他们。
就这么算得上其乐融融的走到山坡,祝春时正领着人在前面候着,见到俞逖的身影了,冲着身后的泻露圆荷吩咐了两句,就径直迎了上去。
“我还以为再有一刻钟你们才来。”祝春时含笑,眼见人群中有众多女眷,便匆匆和俞逖话毕,“你招待这边,我去那边。”
俞逖点头,还未来得及和她说什么,就见人走向女眷那边,只好笑了笑,回头招待来客。实则这些人也不需要如何招待,只看了俞逖几下,便自觉由丫鬟小厮领着入了席。
因是登高宴,又在郊外,故而祝春时只是简单将男女分在两处,并未用屏风等物隔开,可以轻易看见听见对面的言行话语。索性多是夫妻赴宴,在时下也不是什么出格的事,且冠有节宴的名号在,若席上有人做两首诗议论几句学问,传了出去也能有雅集的美名。
故而即便是从一开始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何举人见状,也没说出什么不好的话来,毕竟他们这些文人,向来是最乐于参加宴会传扬名声的,自然要人越多越好。
祝春时这边视线往众位太太身上一扫,将这几日所看的画像一一对上,笑着冲最前的妇人道:“两位想必就是罗太太和姜太太了。”
罗太太年纪最长,见着她脸色就有些难看,和那位何举人简直如出一辙,显然是心里记挂着何兰芳的事情。
继续阅读
至于姜太太,面色虽没有罗太太那么难看,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双眉毛高高吊起,形容间有些刻薄的神色,倒让祝春时想起初见骆家那位吴太太的情形,也是处处看不惯,但最终也没能对她做出什么不好的事。
从前万家还在的时候,仗着万家在商户中的地位,何家又和万家是姻亲,何举人又是远安众位举人中最年长的,众人都要给他一分薄面,因此罗太太向来是诸家聚会时的首位。
如今乍见祝春时不论是年华,还是衣裳首饰上,都要远远高出她一截,便是众人的殷勤态度,也将她落在祝春时之后,罗太太一时显然无法习惯这样的落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