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大肆查抄(1/5)
现代的潼关(北侧是黄河,东侧是渭水) 潼关。
守护关中的东大门,是关中平原和中原的咽喉,据历史文献考据,几千年来,发生在潼关的进攻战多达84次。
守军失败的次数屈指可数。
其中,三国时期曹操和马超在潼关大战。
战争前期,马超借助潼关战斗力爆表,逼得曹操割须弃袍。战争后期,曹操偷渡黄河叠加离间马超和韩遂关系,才迫使马超放弃潼关。
东晋末年,名将刘裕北伐后秦,五万后秦大军畏敌,战前主动弃守潼关西逃。
安史之乱时, 安禄山率兵15万西进反唐,老将哥舒翰镇守潼关,拒敌成功。
后来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战,结果被打的溃不成军,导致叛军攻下潼关。
明末孙传庭坚守潼关拒敌,被崇祯皇帝强制出关“剿匪”而丢失潼关。
除了这几次,绝大部分潼关攻防战都是守军获胜。
其中,驰骋亚欧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始终没有正面攻克潼关。
在近代,日本动用了飞机、坦克和大炮猛攻潼关整整8年,直到日本投降,也未能攻克。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守军不主动放弃潼关,不主动出击作死,这里就是无法攻克的天堑。 【注意:这里有地图】
对于潼关,李自成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六年前,他就是在潼关之战中被孙传庭打的全军覆没,仅率18残骑窜入商洛深山中苟延残喘。
现在,守关的人成了他,面对关外的建奴大军,心里很是澎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