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封疆裂土(5/5)
他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在皇太极死后,直接掌握了两黄旗的势力,图尔格、索尼、鳌拜、谭泰、塔瞻等重臣,皆表示拥戴他为君。
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基,豪格得到正黄、镶黄和镶蓝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的正蓝旗,本以为稳操胜券。
结果多尔衮带着两白旗强势夺位,建奴内部几乎发生夺权之战。
最后各方相互妥协,推出了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登基,并让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这才平息了随时可能爆发的内乱。
随后,豪格因为语言中伤睿亲王多尔衮,被自己的心腹何洛会告发,议罪削去亲王爵,成为郡王。
此时,豪格太需要一场大胜找回自己应有的荣光了。
因此,他一反常态,不再一味反对多尔衮的提议,而是第一个支持清军南下入关。
他这边同意,济尔哈朗立刻表示同意,正蓝、镶蓝四旗算是同意出兵了。
再加上多尔衮的两白旗,这事情基本就通过了,众人都看向尚未表态的礼亲王代善。
实际掌控正红旗的代善稍一考虑便道:“本王同意出兵!”
代善的孙子,镶红旗固山额真(旗主)罗洛浑立刻跟进。
大事就此议定,众亲王、郡王看向龙椅,等待大清皇帝发话。
福临在听了自己母亲的耳语后,大声道:
“朕拜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大将军,统大军南下,摄政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盛京。”
豪格听济尔哈朗留守,多尔衮掌军,发出一声冷哼。
布木布泰怒道:
“肃郡王,你对陛下的旨意有异议吗?”
崇祯:30年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