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赐名阿忠(1/5)
皇宫紫宸殿内,赵立庆和苏轼坐在圆形会议桌旁商议收购土地之事。
“官家,经过这三年的运作,现已将两千八百多万亩田地收购至监管卫名下。加上朝廷原来掌控的四千四百多万亩官田,大概占总数的一成六。当然,这并未把那些土地国有的地方算进来。” 苏轼所说的土地国有,指的是燕云地界以及赵立庆登基以后新开拓出来的疆域。
监管卫运作收购土地这件事,是赵立庆期望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土地国有化的重要举措。然而,照目前的进展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之路漫长而艰难,甚至可能在他有生之年都难以完成。
赵立庆微微皱眉,若有所思地说道:“子瞻,看来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实现土地全部国有,着实有点难啊!银行贷款的利息能还得上吗?”
“官家,银行的利息倒是没什么问题。那两千八百多万亩有四成多,是从那些犯罪的富商士绅手中收缴来的,户部还是按每亩两百文拨款。前两天刚跟银行结算完利息,现在那个专用的账户上还有七百多万元。” 苏轼有条不紊地回答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沉稳。
赵立庆扭头看了一眼墙上那幅巨大的地图,眼神中流露出感慨之色,叹道:“大宋的将士们浴血奋战,打下这么多土地,可百姓们却不愿意移民过去,这不等于白打了。”
“官家,故土难离啊!百姓们除非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情形,才会选择移民。朝廷出了那么大的优惠政策,也只从那些遭灾地方移出一部分百姓。今年大宋大部分区域都是丰收年,现在百姓一个丰收年就能存下三年的口粮。想劝说他们迁移去那么远的地方,实在是难上加难。” 苏轼十分明白皇帝的心思,有华夏百姓的地方才真正算是大宋疆域,可他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把百姓迁移过去。
“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法子,就慢慢来吧。朕现在寄希望于那些学堂,那些新开拓疆域上的百姓如果认同华夏文化,那他们以后也是华夏之人。” 赵立庆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期望。
这时,门外值守太监匆匆进来禀报:“陛下,军情卫朱师长带着一条大黄狗求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