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年集体食堂开始(1/5)
荣雨家位于河南中南部的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却与它附近的一条古街——古城,只隔了一条小河。这条小河上的桥据说是修于三国时期,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屹立不倒。这座桥不仅古老而且独特,仿佛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那一年,荣雨和卫萍都只有七岁。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年无疑是童年记忆中最幸福的一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那个年代,能够吃饱饭已经是一种奢望。而在这一年,他们终于可以不再忍受饥饿的折磨。
在荣家,荣雨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一个五岁的妹妹和一个三岁的弟弟。一家五口人过着平凡而又普通的农村生活。荣雨的父亲在村里的窑厂当烧窑师傅,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至少还能保证一家人不饿肚子。
卫萍在家里同样也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一家七口人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不过,她的父亲是村里的干部,相对来说家庭条件要好一些。
这一年各生产队都纷纷成立了公共食堂,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公共食堂的出现仿佛为他们勾勒出了一幅梦想家园的美好景象:吃饭不限量,每天都能吃到不同种类的菜品。在那个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放开肚皮吃饭”,才能够激发大家的干劲,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