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明末混日子

第131章 真香(2/5)

目录

“1.2.3…….”没错,是报数,张定把这玩意儿也给用起来了,这样点人头方便不少。

很快,张定就得到了结论,李二汇报到:“少爷,除了那些轮流做监工的,其余的都到了。”

张定点点头,上前两步,大声说到:“很好,你们没让我失望。刚刚该舒服的已经舒服了,现在,所有人都有,去收粮食。早些搞完,早些去下个地方。”

所有人轰然答应,反正爽也爽完了,需要恢复一下。

反正种田的事情他们也没少干。甚至在桥头镇的时候,有时候就就是锻炼完就去开垦荒田,去种粮食。不夸张的说,他们种了大几十亩粮食。

这招张定还是借鉴的别人:

屯田制是一种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的制度。

这种制度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类型,起源于西汉。汉文帝时期,大臣晁错曾建议“徙民实边”,随后汉文帝用一部分罪犯、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

到了汉武帝时期,名将赵充国向汉武帝建议开展屯田,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

不过一直到东汉末年,这种屯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向边防军队长途跋涉的运送粮食,所以汉朝时期的屯田主要还是军屯。

最早提出屯田制度的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麾下枣祗。

当时曹操打败了黄巾军,获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这些青州兵就是曹老板的最重要的兵员,是他天下的压舱石。

枣祗建议曹操在被征服地区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开始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

枣祗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招募大批流民,由国家出种子、农具等,雇佣他们开垦耕种,收成按比例分配。

曹操的办法在一定时期内非常有效,许多荒芜的农田被开垦,政府积存了大量的粮食,而且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

张定这是属于军屯,收成归集体所有。他们这些汉子一天要吃多少饭啊,为了节省粮食招募更多人口,张定只能让他们自己干了。总不能光吃饭,不生产吧。

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纵然没有得手的农具,但是抵不住人多,还是些年轻力壮的汉子,干了没多久刚刚还是一大片金色的麦浪,这会儿就只有光秃秃的秸秆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七零:杀手从良 她叫阿凉 如懿传之嘉令双重生,创飞大如 二弟天才,我只有默默吃饭涨寿命 万毒纲目 芯动重生之途 开局混沌圣体,师姐请自重 傻子阿呆 无双权臣:我在古代建立商业帝国 懦弱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