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回 木已成舟(3/5)
然而文人墨客以及朝臣们却想的更多,虽然太祖曾定下祖训绝不和亲,但鞑靼与中原的战争持续百年,如今有这样好的一个收服鞑靼的机会,即便是祖宗的规矩,与时俱进一下也不是不可。
只是这和亲的人选大大的不妥,沈季儒夫妻死守钓鱼城双双殉国,皇帝对待沈家孤女只能加恩厚赏,怎么能让与鞑靼死战的忠烈之后前去和亲?!
这样如何安抚宽慰那些为国殉节的忠臣良将,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梁御史这样的言官更是闻风而动,无数进谏劝诫天元帝不可苛待忠臣遗孤的折子雪花一般飞向了御书房的案头。
这些言官的笔墨口舌可比杀人利剑要锋利得多了,他们在折子中言辞锋利丝毫不给天元帝留一丝情面。
直指天元帝此举荒谬无道迫害忠良,堪比前朝灵帝,是在倾覆大燕根基。
天元帝每天看折子看得眉头直跳却又无法发作,这些酸儒们可不怕死,若是真的将他们拖出去庭杖怕还是求之不得,真若是将他们打死了,他们就要成为为匡扶大燕社稷而名留青史的死谏名臣。
那些心思浮动的破落郡王们又开始动作起来,几天一趟的带着自己的女儿们进宫求见。
且不说那柔嘉县主是忠烈之后,她可是才十四岁,连及笄之年还未到啊。陛下您看看我们的女儿吧!我们愿意用自己的女儿代替柔嘉县主前去和亲,以解群臣对陛下的围攻,为陛下分忧!
天元帝自然不能同意,虽然英国公这一环出了差错,但事情依然掌控在他的手中,他沈柏岂是没有后手的人?
很快的,天元帝又在朝会上下旨,即将建立东缉事厂监管锦衣卫,司礼监秉笔太监岑迎出任第一任厂督。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此这支皇家内卫的任命及一应事务都与外廷剥离,交由内官手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