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建国(2/5)
其三乃是将前五级名爵用来犒赏服兵役、劳役的治下百姓。服一年兵役便可终生获得第一级公士名爵,当然第一级是无法传承给后代的。服三年兵役获得第二级上造名爵,服六年兵役获得第三级名爵。而要想靠服兵役获得最高的第五级,则需要十五年的兵役。这种叠加计算方式显然是在告诉民众,要想靠服兵役成为第五级大夫,是一件漫长的事,国家并不鼓励但也不反对。服劳役则是二年劳役获得第一级公士,每两年劳役升一级。
当然,二十等爵的升级其实还有一套潜规则。徐泽设定的便是前五级乃是民爵,有前五级民爵的是为公民;第六级至第十级乃是士爵,可以以士大夫自称;第十一级至第十五级乃是卿爵,又称上卿;第十六级至第二十级自然便是公爵,其中的分量可以与后汉的三公等同。
这当中的四层虽然不是无法跨越的,但非大功者不得入公爵,非显功者不得入卿爵,非功者不得入士爵,劳者即可入民爵。四层的层级依旧分别,且随着二十等爵的实施与乱世的结束,这四层说不准便会成为新的固化阶层……
但总有这么一架可能跨越阶层的梯子了不是嘛。
封赏与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文臣武将从自己的阶层、职务上进行了各种考虑和修正,最终形成了确定的方案。
除了讨论二十等爵,资格最老的陈和还提出了一个众人未曾想到或者想到了也不敢提之事。
即建国称制。
最终的确定方案是,徐泽以本就封侯为基础,建侯国。
至于国号,秦是万万不能叫的。
有人提议称楚,在座的至少一半都是楚地之人,但如今的核心在关中,称楚国不免有些黑色幽默的感觉,直接被徐泽否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