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高句丽拒绝朝贡(2/5)
“这帮马屁精,敢情把所有的文采都用在写贺词上了。”
杜荷听着一个比一个夸张的贺词,身上的鸡皮疙瘩都忍不住冒出来。
什么千古一帝,万古明君,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词,都有人写。
杨师道足足念了大半个时辰,才把手中的一沓贺词念完。
“写的不错,中书令念的也不错,辛苦了。”
“赶紧坐下歇息吧。”
李世民朝年老体衰的杨师道,温声说了一声感谢。
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他的亲哥哥杨恭仁也在贞观年间担任过中书令,只不过在前几年去世了。
他们两兄弟的升迁之路也很相像,都在贞观年间先后担任过吏部尚书,以及中书令。
而且两人的性格也相似,都是纯粹善良的人。
在他们担任吏部尚书之时,压制权贵、更没有任用亲朋为官。
这一点让李世民对他们十分放心和赞赏。
只不过两兄弟虽然自身才华横溢,可看人的眼光实在一般般。
他们任命的官员虽然没有沾亲带故,但是大多都是庸才,朝中不少官吏都在背后讥讽过他们
尚书郎中站起来说道:“大朝会第三项,有请侍中刘洎,宣读各地的祥瑞!”
刘洎举着奏疏脸色严肃念起来:“长安县县令刘益守上疏,贞观十七年三月,民间发现禾生双穗,寓意着我大唐有贵人出生...”
“瀛州刺史贾敦颐上疏,贞观十七年六月,天现七彩祥云,寓意天子气越来越旺...”
“沧州刺史薛大鼎上疏,贞观十七年八月,地出甘泉...”
宣传祥瑞虽然也花了不少时间,但是这些带着神秘色彩的祥瑞,让人听的津津有味。
这些祥瑞大多是出现彩云,禾生双穗,五星连珠,地出甘泉,奇禽异兽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