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王香草的故事(2/5)
打眼一看,整个村子就赵小山家的玉米没卖。
赵小山倒是想卖,家里的银钱紧缺,前段时间刚折腾进去三千两,留着那么多玉米也没用,还是马上变现才是正途。
奈何赵来福不让。
经过这码子事他的想法变了,他觉得经商终究是末途,不可控的风险太大了,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还是老老实实种地才是正路。
他们家现在地多,说是小地主也不为过。
这些玉米他打算一部分自家吃用,一部分交税粮,剩下的全部作为明年的种子粮,所有土地全都种上。
作坊,开不开无所谓,现在他家吃喝不愁,开了不过是锦上添花,地里的产出才是根本。
这玉米从种植到收货赵小山全程没怎么插手,粮食下来了他也无权置喙,只能任由赵来福支配。
不过休息了这么多天,他也该伸展伸展手脚了。
他赵小山什么风浪没见过,大牢都进了两次了,还能怕了王香草这贱人不成?
只不过他的两大靠山一个远在西北一个远在并州,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只是听着厉害。
不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出手之前还是需要调查一下这女人的底细,于是赵小山先去了乐平的猪肉铺,想问问老毛头。
结果接待他的是一个新来的小伙计,说时老毛头被调走了,一段时间都不会回来了。
赵小山不知道这小伙计可不可靠,也没敢轻易开口。
没了办法,他又跑了一趟荣河,想却问问马恭回。
现在的马恭回可不是之前郁郁不得志的模样了,现在的他是荣河郡最有名望的大儒的关门弟子,每日里埋头苦读不得闲。
这位大儒也是看出了他的潜力,希望他再两年后的秋闱能够一鸣惊人,再中魁首,实现一个小三元。
而他作为小三元的老师,名望自不必说。
马恭回听说是赵小山来找他,连忙和老师告假半天,见到赵小山的第一句话是同样的灵魂拷问:“你怎么才回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家里的情况都知道了吧,你来是想问我那个王香草么?”
赵小山点点头,“除了这事,顺便恭喜你两次考上案首,果然金子到什么时候都发光,未来可期。”
马恭回摇摇头,“这算什么,来了老师这我才发现自己差的远呢。不说我了,我知道你回来一定要出口气,早就帮你打听清楚了。”
接着,马恭回细细将打听来的消息和赵小山全盘托出,赵小山边听边皱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